
重復性經顱磁刺激治療帕金森病的研究進展
發布時間:
2025-07-29 16:31
引 言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于老年人群體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其發病率逐年上升。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但存在諸多局限性,如藥物不良反應、療效減退以及對非運動癥狀治療效果有限等問題。重復性經顱磁刺激(rTMS)作為一種無創物理治療方案,近年來在帕金森病治療研究中備受關注,本文渡康醫療將結合學術期刊詳細闡述其原理、臨床應用、安全性及研究現狀與展望,旨在為帕金森病的治療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路。
藥物治療并不適用于所有帕金森患者
帕金森病多發生于老年人,臨床癥狀多樣,主要分為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運動癥狀包括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姿勢平衡障礙等;非運動癥狀有精神障礙、睡眠障礙、認知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目前以藥物治療為主,但存在諸多不足,如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且用藥 3 - 5 年后可能出現劑末現象等,而手術治療風險高、局限性大,并非適用于所有患者。
經顱磁刺激原理及刺激模式
經顱磁刺激技術基于法拉第電磁感應理論,通過電磁脈沖反復作用于大腦皮質,影響大腦神經電活動及腦內代謝,促進突觸可塑性,助力受損腦功能恢復,改善患者運動及非運動癥狀。TMS 分為單脈沖、雙脈沖和 rTMS。單脈沖 TMS 用于檢測靜息運動閾值等指標;雙脈沖 TMS 用于研究神經易化和抑制作用。rTMS 有低頻(約 1Hz)和高頻(≥5Hz,常 10Hz)兩種,還有新型 Theta 爆發式刺激(TBS),由每 200 毫秒重復 3 次、頻率為 50Hz 的脈沖構成,刺激時間、強度和脈沖數各有特點,持續 2 秒可提升皮層興奮性,40 秒則會抑制運動皮層興奮性。
rTMS 治療帕金森病臨床應用
(一)運動癥狀
初級運動皮層(M1) :多數研究表明高頻刺激較低頻刺激對運動癥狀改善效果更好。如 Chung 等人將 50 名 PD 患者分三組,分別在雙側 M1 區接受 HF - rTMS(25HZ,80%RMT)、LF - rTMS(1HZ,80%RMT)刺激及假刺激,治療后進行跑步機訓練,持續 3 周。結果顯示有效刺激組患者運動改善與維持成效明顯優于假刺激組。
輔助運動區(SMA) :無論是采用高頻還是低頻的 rTMS,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治療效果。例如 Hamada 等人研究證實,以 SMA 為靶點,采用 HF - rTMS 對 PD 患者進行刺激,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步態、運動遲緩等問題。
背外側前額葉皮層(DLPFC) :對 PD 運動癥狀也有明顯改善作用。2023 年胡曉穎等研究納入 94 名 PD 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使用 5Hz 的 rTMS 序列刺激雙側前額葉背外側皮質,5 次 / 周,連續治療 2 周。結果觀察組的 UPDRS - III 評分、步長、步速和轉身速度均較治療前改善,且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
(二)焦慮、抑郁
焦慮和抑郁癥狀往往在 PD 的運動癥狀出現之前就已顯現。國際運動障礙協會循證指南提出,rTMS 可作為非藥物治療方式。歐洲發布的 rTMS 臨床應用循證醫學指南明確,高頻 rTMS 刺激 DLPFC 被列為治療抑郁癥的 A 級推薦,低頻率刺激右側 DLPFC 則為 B 級推薦。多項研究也證實了 rTMS 對 PD 伴有焦慮、抑郁癥狀的改善作用。
(三)認知功能
隨著疾病進展,認知功能障礙在 PD 患者生活質量方面起著主導作用。rTMS 可增加或減弱大腦皮層神經元的興奮性、增加血供,多項研究證實其對認知障礙有顯著改善作用。如 Trung J 等研究發現,對伴輕度認知障礙的 PD 患者采用 iTBS 刺激 LDLPFC 的真刺激干預,可有效提升其整體認知能力
(四)睡眠障礙
約 70% 的 PD 患者存在睡眠障礙問題,如失眠、異態入睡、日間瞌睡等。rTMS 基于電磁感應原理,通過對神經電活動和腦代謝產生作用,實現對神經功能的調節,從而能夠對 PD 合并失眠的病情起到控制效果。臨床指南中表明高頻 rTMS 可改善 PD 患者睡眠質量(B 級推薦),另有研究證實低頻 rTMS 也可以改善 PD 睡眠質量,超低頻經顱磁刺激儀還可通過加強各個神經遞質的生理功能達到改善睡眠質量的目的。
rTMS 的安全性
rTMS 是一種相對安全的非侵入性神經調控技術,其安全性已在大量臨床研究和實踐中得到驗證。常見的不良反應有輕微且短暫的不適,如刺激部位可能出現輕微疼痛、發麻、頭暈、輕微頭痛、耳鳴、聽力下降等,多在治療初期出現,一般無需特殊處理,通常隨療程逐漸減輕;刺激靠近運動皮層時,可能引起面部或頭部肌肉輕微抽動,屬于正常現象,停止刺激后即消失。誘發癲癇是最為嚴重的不良反應,但規范操作下仍屬罕見,發生率為 0.01% - 0.10%。無證據表明 rTMS 會導致腦出血或永久性腦組織損傷,其磁場僅作用于皮層淺層,能量衰減迅速。短期或長期研究均未發現 rTMS 對記憶、注意力等認知功能產生顯著負面影響。但存在禁忌人群,如顱內金屬異物、心臟起搏器植入者、嚴重顱腦損傷史、孕婦(尤其孕早期)等。
參考文獻
本文來源:董莘哲 鄭冉 何柳.重復性經顱磁刺激治療帕金森病的研究進展[J]. 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Jul.2025,Vol.25,No.13.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治療方案請遵循專業醫生的建議。
版權聲明: 本文僅用于分享,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新聞